1.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成效
进口替代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最早实施的一种模式,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这种模式促进了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950—1960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16.9%,1960—1970年为8.1%,这一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纪录,也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其工业增长速度都较快。
其次,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农业地位相对下降,如1960—1973年为拉丁美洲进口替代工业化高潮时期,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上升到24.2%,农业由17.96%降至13.44%。
2.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缺陷
随着进口替代的深入发展,这一模式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造成外汇短缺和国际收支失衡,强化了对国外的依赖。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虽然使国外工业消费品的进口大大减少,节省了部分外汇,但由于这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并且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因而需要大量外汇。因此,进口替代工业规模越大,外汇短缺问题就越严重。
其次,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进口替代发展模式鼓励制造业的发展,而对电力、能源、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尤其忽视农业的发展。结果是农产品价格压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使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衰退,许多国家的粮食自给程度日益下降,粮食的进口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