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的经济思想渊源

罗斯托早年受到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影响,形成了以心理因素为主的多元历史观和研究经济成长的部门分析法。

(1)多元历史观。罗斯托的多元历史具有五项重要特征:①强调社会是互为作用的有机体,即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作用,而不是单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强调非经济动机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认为“许多最深刻的经济变化是人类非经济动机和愿望所造成的后果,人类动机是经济成长的基础。……经济力量和动机,在历史过程中不是唯一的和压倒一切的决定因素”。③人的行为动机是在各种互相代替互相冲突的目标之间保持平衡。他认为,人类的实际行为不能被看作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的行为,其目的是在各种互相代替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之间保持平衡。④历史是在多种人类目标的支配下发展的,因此它不会循着单一的必然性道路发展,而是人类不断选择的结果,这是理解世界历史进程的钥匙。⑤人的心理动机在“布登勃洛克动力”的作用下不断演化。“布登勃洛克动力”说明了社会形态的变化,使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若干阶段。

(2)部门分析。罗斯托认为经济在成长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成长速度将不同。①他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主导部门、补充成长部门和派生成长部门。主导部门是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部门,它带动其他部门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补充成长部门是适应主导部门成长而迅速发展的部门,通常是那些为主导部门提供投入品的部门。派生部门是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部门,它们由于家庭收入增长而取得发展。②主导部门发展具有三种影响:第一种是回溯影响,是指主导部门对补充成长部门的影响;第二种是前导影响,是指主导部门可能引致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第三种是旁侧影响,是指主导部门对整个地区和派生成长部门的影响。

罗斯托认为,由于采用了新技术而迅速发展的主导部门,通过上述三种影响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但一旦这三种影响充分扩散到各部门之后,其主导作用就丧失了,这时如果出现新的主导部门,则经济又再度发展。如果主导部门的更替能够顺利实现,则经济将出现持续增长。他把这种由主导部门更替引起的经济持续增长称作“起飞过程的重复”。

(3)罗斯托在1970年发表的《战后二十五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①作为经济“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部门;②作为经济“起飞”的古典式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③重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机械等部门;④汽车工业综合体;⑤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主要是服务业、建筑业等部门。

罗斯托认为,这五种综合体大致反映了一国由低级到高级的主导部门更替序列。纵向来看,它反映了一国主导部门依次变化的序列;横向来看,它反映了发达程度依次提高的不同国家主导部门的排列。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