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理性预期学派与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的论争

理性预期学派的假设前提是经济活动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连续出清。由于假设前提不同,该学派与主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经济学存在诸多观点分歧。

(一)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理性预期学派在许多经济问题上都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持不同观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可以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来管理国民经济。货币学派反对菲利普斯曲线长期存在负斜率的观点,他们认为简单菲利普斯曲线只能在短期内存在,而在长期内是不能成立的。货币学派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结论,是依据适应性预期理论得出的。

理性预期学派断言,菲利普斯曲线交替关系即使在短期内也是不存在的。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已经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措施,因此一旦货币供应量上升,它只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并不能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于是暂时的产量增加失业率下降也不会发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即使在短期内也不会影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经济变量。菲利普斯曲线总是稳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的。

(二)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在他们的宏观模型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平行于反映国民收入的横轴,也即是说,总供给可以根据总需求的变化无限地变化。也正因为这样的假设,凯恩斯主义对总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对提高产量、降低失业率有效。货币主义的观点则是,总供给曲线短期内具有正的斜率,需求管理政策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自然产出水平上的垂线,需求管理政策不再有效。货币学派的这种观点仍然是基于适应性预期的理论得出来的。

理性预期学派在总供给曲线这个问题上,比货币主义走得更远。他们认为总供给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一条垂线(这种观点实际上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观点),而理性经济人会根据所获知的政策等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因此,政府当局的任何力图使经济产量和就业水平偏离自然率的总需求管理政策都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一国的国民收入是由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的,总供给是社会所有理性经济人所提供的产量总和,对总供给变动以及变动因素的分析同样很重要。

(三)关于自然率假说

自然率假说最初是用来说明产出的长期增长趋势的。产出在长期中表现出稳定的增长率,这个增长率被称为“自然率”  。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都坚持自然率假说,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分歧。以自然失业率为例,货币主义者认为只有长期经济才能实现自然失业率,因为在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下,货币数量变动会影响到实际的经济变量变化,由此决定的失业率会偏离其原来的“自然率”水平。只有在长期中,通货膨胀情况被人们所认识,实际经济变量才不会受到货币数量的干扰。经济才会实现其自然失业率水平。

理性预期学派从理性预期的理论出发,认为货币始终是中性的,实际经济变量始终不受货币数量的影响,那么由此所决定的失业率便始终处于自然失业率的位置。他们更彻底地坚持了“自然率”的假说。

(四)关于政策有效性和政策规则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并未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他们强调需求管理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就业水平的影响。他们认为,政府可以而且应该运用需求管理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就业水平施加影响,并且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在货币政策问题上,凯恩斯主义强调货币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货币传导机制是货币供给量决定利率,利率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结果货币是非中性的。他们主张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管理。

货币学派坚持货币中性的假说,区分了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并把这看作复兴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货币学派认为,货币只是在长期中才是中性的,短期内的需求管理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有影响。政府可以利用短期内存在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来对经济进行管理。他们认为货币政策更为重要,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遵循的规则是“单一规则”,即保持一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稳定地增长。

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货币中性的说法,不论长短期,货币数量只对经济变量的名义值产生影响。他们认为需求变动不会影响到经济生活中实际的经济变量,政府采取的所谓“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只会加剧经济不稳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更剧烈的变动。因此,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对总需求进行管理的政策是无效的,政府不能通过政策干预使经济偏离自然率状态。政府唯一有效的政策制定规则是“取信于民”,因为公众是理性的,他们也一定程度上支持政策的简单规则,减少意料之外的不合意事件的产生。

(五)关于分析方法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用总量分析来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看法,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主体都是从自己的局部出发来进行经济活动,从局部看来合理的事情,从整体全局上看未必合理。因此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不从经济个体出发,而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在预期问题上,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因而预期是无理性的。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总量分析的方法过于一般化,没有考虑微观因素,没有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反应。他们认为个人决策的作用与人们对宏观经济形式的预期、整个经济运行息息相关,要用微观分析来补充一般宏观分析中的不足,并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理性预期学派采取了经济计量学的论证方法,结合大量数据来进行研究,这也使其经济理论更有说服力。在预期问题上不同于货币学派的适应性预期,他们的理论基础是理性预期,强调当事者的理性行为。理性预期学派承认风险,但排除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认为人们根据充分掌握的大量信息,能够实现理性预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