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的例子与启示

利他行为是指自愿帮助他人而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例如,人们主动为没有经济条件读书的孩子匿名捐款,在危急关头救助伤患人员后悄悄离开等等。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利他行为分为两种:进化的利他行为和本土的利他行为。其中,进化的利他行为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将被助者看成是“我们”的一部分时候下意识做出的行为;本土的利他行为则指个体因他人动机激发,进而导致的助人行为。部分利他行为是缘于个体的下意识行为。

此外,从不同发生情境的角度,利他行为还可以分为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所谓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指在具体危险逼近的情况下,个体发生的助人行为。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指在没有危险逼近的情况下的助人行为。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军1939年攻占了波兰,刚从家乡来到波兰的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想要借着战争发财,于是他买下一个经营不善的搪瓷厂以生产日用器皿,供应军需。因为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1943年,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亲眼目睹这一切的辛德勒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开始有意识地保护犹太人,他开设的工厂成为了众多犹太人的避难所。辛德勒受到违反纳粹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为了向德国军官行贿,他的工厂几近破产。在辛德勒的利他行为中,同情是基本动力。同情因为欲求别人的幸福而变得高尚。

利他并不是一种自我完足的行为,它的效果,甚至连它是否可能,都取决于具体的社会总体道德和人际关系环境,包括社会中大多数人对利他行为的鼓励和感谢。如果一个社会中不断发生救人反而害己的事情,或者人与人之间根本就缺乏信任(例如,去年在南京所发生的“彭宇案”,救人者反被诬陷成了害人者,更离奇的是法院居然判彭宇败诉。这件事情直接导致社会群体性信任危机,对于利他行为是一个严重的打击)。那么少见善行就不简单是利他精神匮乏的问题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