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二阶段,张伯伦革命和凯恩斯革命在此阶段爆发。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有张伯伦、罗宾逊、凯恩斯、萨缪尔森等。经过不断地发展,新古典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以个人选择、效用价值、边际主义、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最优化、数理形式等为主要特征,长期以来在经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
(一)张伯伦(Edward H.Chamberlin)
张伯伦(2013)指出,实际的市场既不是竞争的,也不是垄断的,而是这两种因素的混合。他认为,许多市场价格都既具有竞争因素,又具有垄断因素。他强调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是极端情况,垄断竞争才是常态。他还指出产品差别导致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下每家企业的销售量受价格、产品性质和销售成本三个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市场的整个价格制度是由纯粹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以及由垄断和竞争力量相混合的各种市场上的价格关系组成的。在此基础上,他对垄断竞争下单个企业的短期均衡和行业集团的长期均衡等进行了分析。
(二)罗宾逊(Joan Robinson)
罗宾逊(2013)从买卖双方即卖方可实施价格歧视而买方不能转卖来说明不完全竞争。她认为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经济学说的发展,经济学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经济学说是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指出重商主义者是海外贸易商的拥护者,重农主义者卫护地主的利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则相信资本家,马克思把他们的论点倒转过来为工人辩护。反对新古典学派以边际生产率为依据的分配论,指出资本是不能测度的量值,因而资本边际生产率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用边际生产率来说明工资率和利润率的理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她认为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决定利润,而不是相反的情形;指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将朝着不利于工人的方向发生变动;主张国家采取措施,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
(三)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凯恩斯(2009)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经济也不能自动达到均衡。他指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对货币的灵活偏好(流动性偏好)三个规律的存在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就业不充分(存在非自愿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他强调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如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增长。他还提出投资变动会使收入和产出乘数倍变动(乘数效应),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认为利率高是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主张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以降低利率进而刺激投资;认为一国总投资包括决定于国内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的国内投资和决定于贸易顺差额的国外投资两个部分。他主张贸易顺差,认为出口如同投资,是一种注入,能使国民收入增长,进口如同储蓄,是一种漏出,会削弱投资的乘数作用而使国民收入减少,认为贸易顺差能使资金流入、利率降低、提高投资和扩大就业;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使经济繁荣。
(四)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
萨缪尔森(2006)认为,存在将各种不同理论的主要特征统一起来的一般理论,他以数学为工具使各种理论和方法获得基本一致表述,实现了凯恩斯式宏观经济学与马歇尔式微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综合”,也称为萨缪尔森综合。他认为现代经济是混合经济,市场机制对于资源有效配置十分重要,但也存在效率、平等、稳定等方面的失灵,认为凯恩斯式政府干预有实施的必要性。此外,萨缪尔森(2012)提出税负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即收入再分配,税负落于富人和有形资源(如土地和财产),因而有利于社会公平;主张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不能依赖私人市场,须由公共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