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大师。以准确预言了1996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并于荣获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主要以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汇率变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学术界所熟知。

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Krugman,1998)。它采用了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进行重新考察,新经济地理学除了构建反映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现象的理论模型外,还特别强调运用所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新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第一个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它以收益递增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区位聚集中“路径依赖”现象,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收益递增、完全竞争和比较优势是传统经济学中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在他看来,收益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空间聚集既是收益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区域靠近的向心力。在收益递增规律及相应的集聚或扩散模型的影响下,“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定性为“路径依赖”和“历史事件”。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个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的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

总之,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核心—周边”模型。该模型展示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一种“核心—周边”结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