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产业国际转移的趋势

产业国际转移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国际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零部件,主要做法是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出口加工区和发展“三来一补”贸易(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因此,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也由初级产品为主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随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工等。随着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的中间型、非核心复杂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产业转移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

(2)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即首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它首先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其次从日本转移到“四小龙”,最后又从“四小龙”转移到东盟四国和中国。

(3)产业国际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

综观产业国际转移的发展史,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一般都是以加工贸易为开端,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加工基地,输出装配技术和中间产品,再把最终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随着发达国家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及发展中国家“干中学”经验的积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就会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本地的采购,这又刺激发展中国家零部件和原材料产品生产的发展。最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落户发展中国家。此时,发展中国家才真正从发达国家手中接替了该产业,而且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也实现了转移和接替,完成了产业的升级。而此时发达国家已经压缩或淘汰了这个产业,而发展了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业。

(4)产业国际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较稳定的技术

在进入标准化产业生产后,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很少,成本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的“崭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的“崭新”阶段,企业具有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倾向,因为这一阶段产品的价格的需求弹性很低,企业具有垄断优势,在国内生产可以不断改进产品,并保持同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产品的“成熟”阶段,由于生产技术趋于成熟,产品基本定型,产品出口量急剧增加,生产技术扩散到国外竞争者手中,仿制品开始出现,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逐渐接近并超过进口市场的预期平均生产成本,竞争开始转向生产成本方面;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以后,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的基础仅是价格的竞争,其结果是产品的生产或装配业务逐渐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的发明国则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因此,当产业国际转移最终完成时,该产业的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技术,产业转移的接受国依靠的主要是低成本的竞争力。而发达国家则投资新的产品研发。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