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

产业布局既然是一种经济现象,就必须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宏观背景下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

1. 产业布局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只能提供什么样的产业布局条件、内容、形式和特点。这是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发挥作用的普遍规律,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布局的影响及产业布局的变更均说明这一规律。

2. 产业布局必须适应区域自然及资源条件的差异性

区域产业发展条件是产业布局的基础。只有通过劳动地域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尊重各自的产业发展条件,才能使产业布局合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产业布局必须遵循“分散—集中—适度分散”的演变规律

产业从分散到集中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但当产业集中达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因太集中而出现的不经济问题,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资源紧缺等。此时,产业布局就应该由集中转向适度的分散。

近代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演变过程是由两种作用力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即产业空间聚集过程和产业空间扩散过程。这两种过程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产业的聚集和扩散在空间上的运动表现为聚集过度常成为促进扩散的契机,而只有适当扩散才能保证产业聚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但在市场机制的自然作用下,往往促进过度聚集,而由科技进步所促使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形成新一轮的产业扩散运动。扩散的结构则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形成新的产业聚集体。当这些大大小小的产业聚集体在空间上互相接近且日益密切时,我们便有可能将其视为一个更大的产业聚集体,即产业密集带。

产业密集带的空间演化大致经历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内部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在某些区位较好的地区,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得以建立起来,于是,这些地区便成为新的增长极。

第二阶段,在增长极内,由于部门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便在一个经济中心内,形成围绕主导部门、相关企业相互配合的生产系统。

第三阶段,由中心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网络呈辐射状向外扩散,围绕中心市场的卫星城和城市集团纷纷涌现。城市边缘区成为变化迅速的地区,郊区并入城市区,附近农业区域成为新的郊区。城市间专业化分工逐渐明朗,沿主要交通干线的点轴状产业系统开始形成,产业密集带的雏形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

第四阶段,产业密集带建设趋于成熟时期,经济实力强大,产业结构转换迅速,对内产业系统性提高,对外影响力加强,产业密集带作为贸易、金融、信息中心的职能和高科技新产品孵化器的职能日益重要。沿海、沿江、沿边主要交通干线,两条以上平行的复合式点轴系统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纵深配置的产业密集带出现。各巨大产业带间呈现相互衔接、归并、融合的趋势,城市界限日益模糊,城市带连绵逶迤,可达数百上千公里。

由于产业密集带是大地域范围的空间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对国家经济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它是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可通过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规划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调节银行利率,推动区域间横向联合,制定投资法规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制定人才和劳动力流动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等干预产业密集带的运行。

4. 产业布局必须遵循区域差异与非均衡性规律

由于产业布局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区域的资源差异性决定了产业布局的不均衡性。产业布局不可能平衡推进,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因素与区域差异实现产业的非均衡性发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