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包括资源的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各国、各地区领土大小不等,地理位置不同,其拥有的自然资源条件也就千差万别。一般而言,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征。

例如,在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原油的开采、出口成为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如果一国和地区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地域辽阔,则可能发展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例如,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有条件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并有能力使各产业协调发展。而受资源约束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来弥补资源匮乏的不足。例如,日本的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的生产原材料和能源,如石油的99.7%,铁矿石的99.1%,铅、铌、铀的100%,原料煤的77%,均需要进口,这就使日本的产业体系不可避免地以加工工业为主。

尽管自然资源禀赋是不能人为改变的,并且自然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但其对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会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渐削弱。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的发现和发明,使人们对传统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随着知识型产业的兴起和技术进步,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从而改善了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结构,增加了供给可能性,大大减弱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00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