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基础产业的三个基本特征

基础产业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基础产业是处于“上游”的生产部门。首先,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物质来源和物质基础,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基础建设如果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瓶颈”环节。其次,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如交通、通信、公共设施等,任何生产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性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再次,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其他部门再生产时所必需的投入品,如能源、原材料等,因此,下游产业的扩张就意味着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要求它们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张。最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其价格形成了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运营成本,因此,其价格的变动通过产业关联,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运营状况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第二,基础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形成周期较长。例如,铁路、电站、水利等基础设施从设计、建设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同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投入运营、维护等环节均需要大量的投资,小规模的资金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能力,一些资本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如电力部门,以及一些初始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本身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往往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投资、开展建设。

第三,基础设施的存量资产具有相当强的专用性,使其产业转移难以实现,因此,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一旦由于技术或装备落后而不适应其他产业的需求时,往往无法实现其物质资本的转移和流动。此外,由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资产流动性差,也决定了基础产业的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然而,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效益,这些外部效益又不能计入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通常由政府来提供。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低收入阶段,社会投资的重心往往要向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倾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投资的重心将不断地向高附加值的加工业转移。一些基础设施部门虽然不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但都是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支持条件和技术保障,如电信业的发达、道路的通畅都是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先决条件。因此,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应处于优先和超前发展的地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