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默瓦与波特(Samovar & Porter)将文化传播定义为:当两种文化的观点与符号的显著区别足以扭曲传播事件时,其成员之间的传播即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学理论来源很多,如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
1.人类学理论
文化传播中的人类学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先用传播的概念来研究文化问题。
2.人文地理学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文化。他认为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移而传播出去的,自然条件造成的民族文化差异会随着各民族的沟通与交流而减弱甚至消除,而物质文化是各民族沟通的前提。他的学生弗罗贝纽斯发展了他的思想,提出“西非文化圈”的问题,认为在每个文化圈中,都有主要来自物质文化的一系列特征。德国史学家格雷布内尔通过研究发现,世界上各个地区都有六到八个单个和独立的“文化圈”,每一个文化圈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因素。
3.文化传播学派
英国传播学家里弗斯是文化传播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民族之间的沟通和文化的融合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是文化因素是传播的现存状态,同时文化发展也有内在进化机制。
4.文化历史主义
美国历史民族学派奠基人博厄斯是文化传播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地理决定论、种族决定论以及单线进化论,也反对简单化的传播主义。他认为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文化集团内部的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他主张对文化采取历史主义研究方法,而不是采取决定论的态度。他的学生威斯勒等人发展了他的思想,形成美国的传播主义学派。威斯勒认为,文化构成的最小单位是“文化特色”,若干文化特色构成复合文化,复合文化以辐射状进行传播。
5.文化传播的社会学理论
文化传播的社会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文化传播主义与进化论两种,并且是互为对立的,前者曾在欧美发生很大影响,并一度取代进化论而处于主导地位。文化发展的早期,文化的进化因素较大,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是人的生存欲望。社会群体发展之后,社会行为多于生物行为,文化发展较多靠人的沟通和社会传播,进化机制没有早期重要,但进化论并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