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决经济合同纠纷

如何正确解决经济合同纠纷

发生经济合同纠纷,必须得到合理的解决。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合同纠纷,才能制止违约行为,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受到保护,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根据《经济合同法》第48条规定,正确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协商解决。当事人双方本着“重合同,守信用”和识大体、顾全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这种做法省时间、节约费用,不伤和气,有利于日后双方经济往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进行调节。调节,有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法院调解等几种方式。民间调解便于双方不拘形式地反复多次协商,达成协议后,靠双方自觉执行。经济合同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在仲裁或判决之前,都先行调解,但必须是当事人双方接受调解,调解达成的协议也是双方完全同意的,双方自愿,不得强迫。经依法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而且有强制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不履行,根据《经济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后,应当从当事人帐户中扣留或划拨需支付的款项。”

如果属于本系统内的经济合同纠纷,应由上级主管机关进行调解。因上级主管机关对下属部门联系多、了解情况,便于及时作出公正的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即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属于不同部门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可以向对方所在县(市)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

(3)仲裁。仲裁也称公断,即合同管理机关对经济合同纠纷,依据法规作出有约束力的裁决。在裁决前一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先进行调解,当调解无效时,才采用裁决的办法。裁决除有其自愿的一面外,还有依照法律程序强制的一面,具有行政和司法的双重性质。

国务院于1983年8月22日发布了《经济合同仲裁条例》,规定经济合同仲裁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并规定仲裁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调解、仲裁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实行一次终局裁决制度。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不服的,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仲裁决定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4)人民法院审理。解决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应做细致的工作,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则开庭审理,进行法庭辩论,辩论结束后,由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事实,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后,应自觉执行;否则,法院采取强制办法执行。

应说明的,上述四种解决经济合同纠纷的方式顺序,并不是每一个合同纠纷都必须经过的程序,而是目前一般的习惯做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