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营销案例分析:亲子营销,魅力无限

一、节目概述:厉害了,我的爸爸

(一)节目简介:爸爸整装出发

《爸爸去哪儿》节目是由湖南卫视在2013年10月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以“越成长,越青春”为口号,是全国首档户外明星亲子真人秀。该节目的模式引自韩国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并由《变形计》制作人谢涤葵及《我是歌手》制作人洪涛联袂打造。《爸爸去哪儿》节目为季播,共12期,每两期为一个站点,记录的是林志颖、王岳伦、郭涛、田亮、张亮五位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人文背景的明星嘉宾带着各自的“星二代”在不同的乡村艰苦环境下,进行每期72小时的生活体验。在此期间,明星们还原了普通爸爸的身份,在没有妈妈参与的情况下独自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此外,这些明星爸爸们还要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一系列由节目组安排的任务,包括农村放羊、出海捕鱼、集市卖菜、野外生活等。

(二)社会反响:爸爸备受观众好评

《爸爸去哪儿》节目自2013年10月11日晚首播后,连续12期位居CSM(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全国网及CSM46网收视率第一,成为2013年度上星频道中收视率最高的季播节目。

《爸爸去哪儿》节目在取得超高收视率的同时,凭借新颖的形式、清新的风格、强大的制作团队和吸引人的看点,备受观众好评,被誉为“爸爸去哪儿现象”。尤其是首期节目播出后,网络点击量就突破6 000万次,在各大网站及各类微博中更是创下了几乎零差评的收视口碑,实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转型,这在我国当时综艺节目中是绝无仅有的。《爸爸去哪儿》节目自播出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先后刊文对其予以肯定,与节目相关的话题更是稳居网络话题之首。

(三)节目收益:爸爸大量吸金

据媒体报道,《爸爸去哪儿》节目每期的制作费用不超过200万元。12期总的制作费用约为2 400万元。作为一档一线省级卫视主打的季播综艺节目,这个投入成本是相当低的。然而,节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却令人瞩目。事实上,《爸爸去哪儿》节目开播前,由于其低成本的投入及小清新的风格,并不被广告商看好,甚至出现冠名商因对节目信心不足而打退堂鼓的现象。直到最后节目快播出前,才确定了一家冠名商及两个合作伙伴:999感冒灵及小儿感冒药以2 800万元获得独家冠名权,思念水饺、英菲尼迪汽车各以1 200万元成为合作伙伴。随着节目的热播,有许多广告商先后参与到节目中来。节目的成功使这些广告商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仅以合作伙伴之一的英菲尼迪汽车为例,自2013年10月《爸爸去哪儿》播出后,英菲尼迪车型JX(QX)月销量环比增长14%,创该车型上市以来单月销售纪录。

《爸爸去哪儿》节目获得巨大成功后,湖南卫视又推出了“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合家欢电影版《爸爸去哪儿》。该电影于2014年大年初一上线,并于当天创造了9 200万元的首映票房收入,最终斩获了近7亿元的票房。

之所以能如此吸金,是因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对观众的准确把脉,“快乐、年轻、活力、激情、时尚”的品牌定位也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爸爸去哪儿》节目以STP战略为基础的目标市场战略堪称中国省级卫视营销之楷模。

二、市场细分:爸爸的粉丝是谁

美国营销学大师菲利浦·科特勒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STP战略,即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市场定位(positioning)。它构成了企业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湖南卫视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完美地实施了STP战略,为湖南卫视奠定了坚实的品牌基础。

市场细分是将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几个子市场的过程。划分出来的每个子市场都是由一群具有相似需求和欲望的顾客组成的。营销者的任务在于识别并详细描绘这些子市场独特群体的需求与购买特征,并决定选择哪些子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当前我国的电视传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细分的理念被广泛运用到电视传媒企业的营销战略之中。电视传媒的市场细分是指根据观众的需求、欲望、收视行为和收视习惯上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收视群体的过程。划分后的每一个收视群体就是一个细分市场。在这一细分市场内部,观众在收视需求、收视行为和收视习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市场细分有利于电视传媒企业分析市场机会,进而选定目标市场;同时,市场细分也有利于电视传媒企业根据市场趋势,迅速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电视传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观众市场的细分,主要有以下几个细分变量: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

(一)地理细分:是天南还是海北

地理细分是按照观众所在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天南”或“海北”进行市场细分的。不同地区的观众在文化、生活习俗和认知方式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东北的观众对二人转、乡村题材的节目关注度较高,而上海的观众则对都市生活题材的节目关注度较高。再如,一些电视台播放的方言版节目,虽然只是一种小众传播,但却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极具平民化的语言风格,在方言所在地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该类节目的诞生,是对电视观众进行地理细分的典型结果。

(二)人口细分:是豆蔻还是花甲

在人口细分中,一般按照年龄、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性别、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种族、社会阶层等变量对市场进行划分。电视观众的细分化产生于受众构成的复杂性和受众自身的多元化价值倾向。豆蔻年华与花甲之年对节目的心理期待完全不同。年龄是构成人口统计特征的重要自然要素,在进行电视观众市场细分的时候,可以将年龄要素划分为青少年、中年、老年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分别代表三种价值观,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青少年观众通常喜欢综艺娱乐、赛事直播、电视剧、电影等节目;中年观众喜欢生活服务类节目(如天气预报)、民生民态等节目;老年观众喜欢法制类、新闻类、健康类节目。如果以性别来细分观众,一般而言,女性喜欢情感类节目,男性则喜欢赛事类、军事类节目。

(三)心理细分:是高雅还是通俗

电视市场的心理细分是指根据观众的收视心理进行市场细分,包括生活方式细分、价值观与审美细分、收看动机细分三个方面。根据受众生活方式,将其细分为积极进取型、墨守成规型、率性而为型与铺张奢靡型四个标准;从价值观与审美方面,将观众细分为高雅文化型、通俗文化型两个方面。收看动机是引起收看行为的推动力量,受众的从众心理、崇拜心理、参与心理都会引起收看动机的变化。

(四)行为细分:是偶尔还是经常

行为细分可以从观众收视频率、重复程度、观众对品牌的忠诚度、观众态度四个指标进行细分。按照观众收视频率这一变量,可以将受众群体划分为经常收视群体、偶尔收视群体、潜在收视群三个子变量;按照观众对本频道的重复收看程度划分,可以将观众划分为单一电视品牌忠诚者、若干电视品牌忠诚者、无品牌偏好者三类。品牌忠诚度是衡量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细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观众态度是指观众在收视过程中形成的是非观、喜好观。对于收视行为进行细分,有利于电视传媒企业把握观众的总体情况,了解观众的收视倾向,从而区分出经常收视群体、偶尔收视群体和潜在收视群体,为市场目标的选择奠定受众基础。

三、目标市场选择:爸爸的粉丝是她

对电视观众市场进行细分,目的在于寻求电视传媒市场的目标观众市场。目标观众市场选择是指电视传媒企业以相应的节目作为支撑,寻求企业能够为之有效提供服务的一个子市场或几个子市场的过程。

受区域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因此,选择一部分自己既能服务好又能因之而赢利的目标观众,在电视传媒企业营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深入分析国内省级卫视明星真人秀节目面临的竞争环境之后,《爸爸去哪儿》节目组选择的核心观众市场为大中型城市中25~34岁、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白领阶层,尤其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观众。其理由如下:

首先,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已是年轻父母,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他们也像明星爸爸们一样,经常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日常沟通及交流,错失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美好时光。而在欣赏《爸爸去哪儿》节目时,他们能从五个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明星家庭中分别找到各自的影子,从而引起内心的共鸣。此外,充满趣味的节目也能令他们身心放松,缓解因缺乏与子女沟通及交流而带来的愧疚感。

其次,这些观众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学历,喜欢上网、微博,有的观众还具有较高网络人气,他们是网络舆论的主导力量,一定程度上还引导舆论方向。像《爸爸去哪儿》这种令人感动的综艺节目,最容易触动他们的心弦,于是他们便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将自己的感悟或评论与公众分享。而《爸爸去哪儿》节目也需要借助网络传播的发散性,使之能口碑相传,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

最后,这些观众通常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多属于中产阶级,他们的需求已经超越了马洛斯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更关注亲情、友情及爱情等社会需求。《爸爸去哪儿》节目正是主打“亲情”牌,再加上节目场景大都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原生态乡村,这使观众能在一边品味赏心悦目的风景的同时,一边体会明星家庭温馨有爱、有趣的田园生活,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社会需求。同时,中产阶级普遍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以他们作为核心观众市场,能有效地吸引广告商,使节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CSM的调查,《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核心观众市场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一、二线城市居民为核心观众群体

《爸爸去哪儿》节目在全国33个大城市中,均有较高的收视率,说明该节目广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受城市观众的喜爱。

除湖南卫视本土覆盖率高的长沙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武汉、重庆、天津等二线城市都具有很高的收视率,而且就连浙江卫视覆盖率高的杭州及江苏卫视覆盖率高的南京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这与经济发达地区年轻父母对亲子关系有着更深的关注是分不开的。

(二)以年轻的女性观众为主要收视对象

《爸爸去哪儿》节目以年轻的女性观众为主要收视对象,兼顾男性与其他年龄段观众的欣赏习惯。从男、女性别的比例来看,在《爸爸去哪儿》节目观众中,女性占比为66%,男性占比为34%。这说明女性观众是节目的绝对主体,这与女性观众侧重情感类电视节目有关。

从观众年龄构成来看,《爸爸去哪儿》节目观众年龄跨度很大,在下至4岁儿童上至65岁以上老人中均有一定的收视群体,其中25~34岁的观众占比最大,集中度也最高。这说明该档节目老少皆宜,但又以年轻观众为主要收视群体,这与年轻人通过收看电视获取娱乐性的动机更强有关。

(三)以文化高、职业多元化为收视观众特征

从观众受教育程度来看,《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观众具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尤其是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的观众占比最高,约占35%,这与文化层次高的观众更关注节目的亲子教育题材有关。

从观众职业构成比来看,《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观众具有多元化特点,各种职业构成均占一定比例,但初级公务员及雇员的占比最大,约占29%,这些人大都属于年轻的白领阶层,是城市的中坚部分,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目标市场选择是相当精准和有效的。

四、市场定位:爸爸的定位恰好

定位是指寻找并确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众所周知,市场定位理论从本质上说,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媒介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媒介产品生产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就要求《爸爸去哪儿》在内容制作方面必须在考虑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传播主流价值观。归纳起来,《爸爸去哪儿》的市场定位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接地气的主题定位

《爸爸去哪儿》节目主要表现的是父爱如山及儿童成长、教育等观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通过将平时很少带孩子的明星爸爸还原为普通父亲,并与其孩子之间的互动来展现感人的“亲子”之情。正如节目总导演谢涤葵所说:“现在很多家庭,老爸的角色就是赚钱,为家庭出去打拼,却忽视和小孩的相处,这个节目算是对父子间人生关系和价值观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强调。”也正是因为节目充分挖掘了当前社会广受关注的父爱缺失、亲子教育等社会主题,才使得该节目广接地气,深受观众喜爱。

(二)高关注的嘉宾定位

同样是娱乐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获得了极高的人气,而由深圳卫视打造的《饭没了秀》节目在连续播出九年后,其影响力仍局限于珠三角地区。为什么两者的影响力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关键在于嘉宾的选择。与《饭没了秀》嘉宾均来自草根不同,《爸爸去哪儿》节目主打 “明星牌”。节目选用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爸爸及其孩子。而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降低节目的介绍成本,并利用明星的知名度来扩大收视群体;另一方面,随着节目的热播,将进一步提高明星的知名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爸爸去哪儿》节目虽然主打“明星牌”,但其在选择明星爸爸及其孩子时,却并非按照传统方式单纯依靠明星的名气大小来选择,而是按照节目的设置有针对性地挑选。如张亮,他虽然号称“中国第一男模”,但其知名度仅限于业界。而节目组最终选择了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天天——这个外形洋气、性格活泼的男孩,与张亮一起代表典型的“80后”父子。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反馈显示,这对父子是最受欢迎的明星父子。

(三)高水准的制作定位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与其精心的后期制作也是分不开的。为了保证节目的制作水准,节目组运用工业流水线式的制作方式,可谓独具匠心。第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摄制组共动用了四十多个机位,包括二十多个活动机位,加上导演、摄像、后勤等一百余位工作人员,经过三天两晚的拍摄,积累了两千多小时的素材。第二,高效的“神剪辑”。《爸爸去哪儿》节目启用了《我是歌手》的原班剪辑人马,曾在2013年《快乐男生》中大出风头的“神剪辑”在此再放异彩。他们抽选十余人组成观片小分队,对前期所有拍摄的素材进行四五天的筛选,然后按照十五选一的比例精选出真实感人及有趣的情节,最后精简成不到两小时的正式节目。第三,节目中各种轻松幽默的字幕及卡通图片也绝对是一大亮点,不仅解释了一些难懂的画面,而且还提炼了部分画面中隐藏的笑料,再加上超级玛丽的配乐等,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效果及感染力,为节目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温馨幽默的风格定位

与选秀类、竞赛类综艺节目的舞台形式不同,《爸爸去哪儿》节目,没有炫目的灯光、华美的布景、震撼的音响和扣人心弦的音乐,而是以一股小清新的风格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众多综艺节目中显得与众不同。首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外景场地。节目组专门设置了外景踩点小组在全国海选外景地,并且为了保证节目的新鲜感,每两期要更换一个外景地。这些场地除要求风景秀美外,还必须风格迥异,未被商业开发,而且又能满足节目组的其他摄制要求。事实证明,这些精心挑选的录制场地,环境优美,民风古朴,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也让观众更易于接受。

此外,在大自然作为背景舞台的环境下,节目的音乐、画面、色彩等整体安排,无不透露出小清新的格调。《爸爸去哪儿》作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以明星父子(女)的72小时生活素材为元素,通过各种平实的纪录、点滴的挖掘,尽显父子(女)亲情。父子、父女是参与节目的主体,亲情是节目的主线,互动是节目样态,趣味是节目的基调,真实感动是节目的呈现原则,而记录是节目呈现的基本保障。节目组在录制时,也格外突出节目的温馨风格。如在灵水村田亮生日当晚,Cindy给爸爸甜蜜的一吻;在普者黑时,石头给郭涛洗脸等场景。此外,每晚临睡前,父子(女)间的温馨交流画面也深深地温暖着观众的心,令人印象深刻。节目中搞笑的字幕、搞怪的音乐和形象的卡通、孩子们的童言趣事以及爸爸无法完成任务的囧态等,共同营造了节目幽默的风格。

节目组对节目实行全程无缝录制,各位明星爸爸及“星二代”在节目中也完全是本色出镜,没有任何表演成分。在声音方面,节目大量使用同期声还原了最真实的情境,尤其是节目中还穿插了对“爸爸”的釆访环节,反映了爸爸们真实的内心想法,这些安排使节目呈现出较多的纪录片风格。

(五)猎奇求真的心理定位

《爸爸去哪儿》节目充分尊重并满足观众接触电视节目的心理需求,逐步形成观众稳定的收视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是指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并产生强烈兴趣的心理现象。明星及偶像素来以光鲜靓丽的形象示人,而其真实的家庭生活则往往鲜为人知。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观众对他们通常具有好奇心理。而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明星仅以普通爸爸的身份出现,展示其平常的一面,并分享其教育子女的心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猎奇心理,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以吸引观众收看。

2.满足观众的求真心理

正如节目总导演谢涤葵所说,好奇明星的私生活这种窥私兴趣不会持续太久,节目往后走要吸引观众一定要依靠好看的内容。如何做到好看?《爸爸去哪儿》节目一改以往综艺节目中“虚假”的套路,以“真实性”深深地吸引观众。用明星爸爸郭涛的话来说,“这不是一个‘秀’,它没有一分钟的修饰和伪装”。为了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节目组除制定各种预案以保证任何情节都不会重来外,还采用了无缝录制手法,在尊重嘉宾隐私的同时,为观众呈现出最真实的明星父子(女)们72小时的生活体验。也正是因为这些安排,明星们褪去光环,还原为真实的普通爸爸,既贴近了观众,也满足了观众求真的心理需求。

3.诉诸真情

展现父爱的回归,是《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功的一大原因。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父爱缺失、留守儿童、城市单亲家庭等问题,都在这档节目中得到了释放。在节目中,明星爸爸带着孩子,体会平日里妈妈做的事情,享受难得的亲子快乐,加上孩子的纯真、萌动,强烈地触动社会敏感的脉搏,使节目符合了当下的社会价值观,传递了正能量,并使它从众多明星真人秀中脱颖而出,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学所说,《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亲情、友爱是人类固有的情感,这部分的挖掘是节目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节目满足了这份情感需求,再通过父子(女)之间的各种有趣反差,孩子的可爱、纯真表现及明星家庭对孩子教育困扰的反思与解读等情节和内容的设计,使节目既具有教育意义,也具有亲和力和娱乐性,以吸引众多观众的关注。

4.获益心理

《爸爸去哪儿》节目可以说是一档老少皆宜的综艺娱乐节目大餐:喜欢追星的观众,可以看到自己喜爱的明星在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为人父母的观众可以对照明星爸爸在节目中如何教育孩子,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重视亲情的融合;单身的观众则可以通过节目轻松的节奏,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通过节目中父子(女)间的温情及孩子的卖萌和纯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进而产生“想结婚生子的冲动”。用网友的话说,《爸爸去哪儿》绝对是一档催促当代人结婚生子的正能量节目;而喜欢旅游的人,也可以在节目中欣赏到不同的地域风情,赢得视觉上的享受;此外,对于平常忙于工作的上班族来说,在周末夜晚,全家人一起收看《爸爸去哪儿》这样“星爸萌娃”的轻松综艺节目,也能有效地缓解工作一周的压力。

(六)合理的收视习惯定位

依据观众的收视习惯,合理安排节目播出时间是保证收视率的重要手段。

1.节目符合观众时间习惯

《爸爸去哪儿》节目定于每周五晚上10:00首播,之所以确定此时段,原因有三:一是与中国电视观众传统收视习惯有关。中国人喜欢一家人一起看电视,在电视传播中,与观众收视行为有最密切联系的群体就是家庭,家庭性是观众收视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已成为家庭成员维持亲密关系的纽带。平日里,家庭成员或忙于工作或忙于学习,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3小时。而到了周末,电视收视高峰则集中于21:00~23:00甚至更晚。二是周五晚上10:00是湖南卫视传统的综艺娱乐节目黄金档。在此时间段播放,能确保节目有稳定的收视群体。三是因为《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亲子类型,老少皆宜,更适宜安排在周末晚上陪家人共同收看,从而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可见,节目在首播时间段的安排上是十分明智的。

2.为子女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由于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观众接触电视节目的频度也存在差异。从性别来看,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要小一些,她们比男性更爱看电视。她们通常喜欢收看情感类及娱乐休闲类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星二代”的童真非常吸引女性观众,她们属于经常收看的群体。而男性由于平日忙于工作及应酬,他们花在收看电视节目上的时间不多,部分人也仅会在周末陪伴家人观看电视;从年龄来看,对于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是年轻父母非常关注的问题,他们大多初为人父人母,对于如何培养孩子有极大的焦虑和困惑。《爸爸去哪儿》节目作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有很多明星爸爸对教育子女问题的反思,很值得这些年轻父母借鉴,因此受到他们的追捧。

3.持续保持节目旺盛的活力

作为观众规模最稳定、最忠诚的平台,湖南卫视平均每天有2.1亿观众收看,其中“80后”与“90后”观众占据主体。这些观众大多是伴随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综艺节目长大的,使得他们逐渐成长为湖南卫视的忠实观众。现在,这些人大多已经结婚生子或正准备步入这一阶段,如何继续保持并吸引这些观众,是湖南卫视综艺娱乐节目努力的方向。《爸爸去哪儿》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些观众的共同点——体会浓浓的父子(女)亲情,通过合理地构思、精心地拍摄,最后呈上最真实的亲子作品,从而深深地打动这些观众的心。事实证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主要观众与湖南卫视的忠实观众群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这也再次证明《爸爸去哪儿》节目定位的成功。

《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收视率持续保持高位,已于2017年1月6日在芒果TV完结第四季。每一季都有不同的看点,也都成了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2017年7月,《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发布了萌娃海选的消息,其候选花絮点播量迅速突破1 100万,即刻就成为媒体和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爸爸去哪儿# 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409亿、讨论人数超过4 554 万,可谓未播先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将续写前四季的辉煌。《爸爸去哪儿》在国内众多歌唱选秀类和相亲交友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现象。只有准确把脉观众市场,找准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位置,始终坚持创新,才能保持节目旺盛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电视传媒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分析讨论题

1.其他企业如何借鉴湖南卫视制定目标市场战略的成功之处?

2.电视传媒市场的STP与普通产品的STP有何异同?

3.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环境下,电视传媒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