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广府商帮、潮汕商帮和客家商帮?

什么是广府商帮、潮汕商帮和客家商帮?

粤商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广府商帮、潮汕商帮和客家商帮。

(1)广府族群是三大族群中影响最大的一支,其方言在当地叫作白话,也就是常说的粤语,集中分布于珠三角地区,另外,还广泛分布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区的肇庆市、清远市、阳江市、茂名市、云浮市等,在民国以前,分布一直比较稳定。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大批广府人从珠三角地区逃往粤北的客家族群区和粤西的福佬族群区,很多最后定居下来,以至于今天韶关市、湛江市都有着大片的粤语方言岛。广府人是最早到达广东的,占有西江流域及其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早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扬帆万里的主角。现在以广州为中心分布于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人被称为“广府人”,这里是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滋养了一代代的广府商人。

(2)潮汕族群(人类学称福佬族群)方面,在唐宋时期,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地狭人稠的闽南地区难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大批福佬人迁居到与闽南地区毗邻的潮汕地区、海陆丰地区,以及惠州的部分地区,这里成为福佬人在广东省最大的聚居地。到达潮汕和海陆丰地区的一部分福佬人,随后又继续沿海西迁,前往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很多福佬人逃往北部的丰顺县,不少人最终在此定居,这加剧了丰顺县“潮客交错”的局面,今天丰顺县城依然是闽南方言(潮汕话)与客家方言并存的双语区。相较于广府人,潮汕人稍后才到广东境内,占有了潮汕平原,濒临大海,商贾活跃,那里曾被恩格斯称之为“最具有现代商业意味”的港口,其商品意识也早已形成。

(3)客家族群的迁移最为复杂,与其他族群交错分布的情况也最为常见。根据各市县地方志及罗香林(1989 年)的记载,早期到达广东的客家人,主要是为了躲避几次大的战乱(黄巢起义、金人南下、满清入关)而南迁的。而客家人在广东省内的迁徙主要是由以下几次事件引发的:一是明朝万历年间瑶民起义被镇压后客家人迁入;二是清朝顺治、雍正年间,开平、鹤山招募客家人开荒;三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迁海令”后“复界”客家人形成“沿海客”;四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天地会”起义演化为“土客械斗”,形成客家人西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经过长年累月的变迁和繁衍,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粤商的来历

“粤商”即广东商帮,是中国经济尤其是近现代商贸流通中的最主要的企业群体,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商帮”。从地域维度来看,粤商应该包含“粤地”和“粤籍”两个方面。所谓粤地,即在广东省境内经营的群体,这其中包括非广东本土人;所谓粤籍,即广东籍贯的商人在外地经营。广东民系由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民系及其他民系组成,相应地形成广府帮、潮汕帮、客家帮、雷州帮及其余广东各地商帮。

自西汉开始,广州就成为南部中国珠玑、犀角、果品、布匹的集散之地,到了宋代,广州已成为“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明清时期,粤商足迹遍布全国,他们所建立的广东会馆、岭南会馆、广肇会馆、粤东会馆、潮州会馆在全国的地域分布相当广泛。广东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也孕育了独特的敢为人先、务实创新、开放兼容、利通五洲、达济天下的广东商帮。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大的始发港在广州(番禺),从秦汉时期开始经过几代发展,到唐宋时期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虽然几度海禁,但广州却有过“一口通商”的历史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了北欧等国。广州十三行商成为清代粤商的核心主体,代表了粤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辉煌阶段。道光十年(1830 年),英国议会对曾在中国作过商业贸易的英国商人进行一次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在广州进行贸易的人都一致声称,在广州做生意几乎比世界一切其他地方都更方便,更好做。海外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太阳无时不普照粤人社会。

粤商的辉煌时期,还是在近、现代。在近代,由于外国经济势力的侵入及中国缓慢地迈开近现代步伐,晋商、徽商等因为固守传统而日渐式微,而粤商却在海洋贸易的转折中抓住机遇,迅速崛起东南亚和香港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东商人虽然曾一度沉寂,但经过战后若干年的苦斗,又终于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崛起于中国南部、香港及东南亚。近代粤商发扬了古代广东商人的冒险开拓、独立进取的商业精神,而在参与国际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具有开放和兼容的心态,使粤商在晋商、徽商衰落之后仍能成长并进一步发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