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丝绸之路的互市贸易、朝贡贸易、民间贸易

1.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形式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互市贸易、朝贡贸易、民间贸易三种形式。

(1)互市贸易是由政府组织并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内,对外国和少数民族之间贸易的通称。隋唐时期对于互市贸易有规范化的官方管理机构和制度。隋朝设有“交市监”机构,管理互市贸易各项事宜,唐太宗将“交市监”改名为“互市监”。

(2)朝贡贸易就是中央政府与域外各国的进贡与回赐关系,其实质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以物易物。汉唐中期,中原王朝国力强盛,生产力发展,物产丰富。域外诸国纷纷称臣或与中原建立友好邦交,按规定时间前来朝贡。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深知礼尚往来之道,故对朝贡者大都根据所贡物品价值,回赠相当数量的中国丝绸等特产作为答谢。为了适应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所带来的朝贡贸易繁荣局面,中原王朝渐趋设立了贸易管理机构。其中,太府寺和鸿胪寺是两个最为典型的贸易管理机构。

(3)民间贸易是民间自发开展的商业活动。除国家控制的互市贸易外,零散商人和有组织的商队常年往返于固定城市之间,进行商品转卖和贩运,即民间贸易,是丝绸运往西域和中亚、欧洲的一种重要贸易形式。

2.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要商品

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外输出的商品相当丰富,品种多样,技术含量较高。在特色商品方面,主要有丝绸、生丝、陶瓷、茶叶、铁器、铜器、金银首饰、兵器、火药、医药品等。在先进技术方面,主要有冶炼和制造技术、水利和灌溉技术、养蚕和纺织技术、制瓷技术、造纸和印刷技术、火药制造技术、医学、先进的农耕经验等。当然,丝绸是丝路上流通量最大、最为珍贵的商品,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同样,通过丝绸之路,西域也有大量商品输入我国。除一般物品外,还有农作物特殊商品,以及艺术品、生产技术等。农作物包括西域特有的胡桃、红蓝花、石榴、葡萄、苜蓿、胡麻、胡豆、胡葱、胡瓜(豌豆、大蒜)、酒杯藤等;生产技术方面有优良牲畜及饲养技术、农作物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葡萄酒及其酿造技术等,另外,西方的绘画技艺、天文学和宗教文化等也随之进入中原大地。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87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