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赶大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大营客?

赶大营是指天津杨柳青商人从清光绪初年开始并持续到民国年间的赴新疆贸易的活动。

光绪三年(1877 年)陕甘总督加授钦差大臣左宗棠积极备战,收复全疆。当时天津一带连年饥荒,兵祸不断,人们纷纷外出谋生。杨柳青一带的流动货郎就趁机联络数百名农民挑着担子,置备零售生活用品和常用中成药,跟着左宗棠的大军做小生意,因追随部队大营不断迁移,且处于西北边疆,故谓之“赶西大营”。战事停止后,已无大营可“赶”,后续的杨柳青人进疆谋生就称“上西大营”或“跑西大营”,这是“赶大营”的继续和延伸。进疆赶大营的人被称为“大营客”。

赶大营货郎所做生意看似微小,但获利不菲,“一挑之货,几次转易,利即数倍,其能直至迪化者,盖已颇有积累。其魄力巨大者,即由行商而变为坐庄”,加之善于经营,逐渐腰缠万贯。这对频受水灾、困苦不堪的杨柳青人产生了巨大号召力,人们前赴后继奔向新疆以图改善命运,一时有“三千货郎满天山”之说。

持续数十年的赶大营使 3 000 余户,至少 15 000 名杨柳青人移民新疆,成功开辟了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南北的商贸大通道,使久已尘封的丝绸之路东段重新恢复了活力。赶大营奠定了新疆商业的基础,促进了边城的商业开埠,为新疆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