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原因有哪些?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原因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原因可能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也可能是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

以中美两国为例,美国在生产飞机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在成衣生产上则不如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美国依据本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选择专业化生产飞机,中国则选择专业化生产成衣,于是飞机和成衣的国际分工就形成了。

再以“中挪”两国为例,挪威在铝业制造和造船上均具备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但在造船上的优势不如铝业生产那么大,中国在铝业制造和造船上的劳动生产率均不如挪威,但在造船上的劣势不如在铝业制造上的劣势那么大。比较而言,挪威在铝业制造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造船上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大”的原则,挪威选择专业化铝业制造,中国选择专业化造船,于是铝业和造船业的国际分工就形成了。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必然对各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国际分工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国际贸易。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呈正比例方向变化。

国际分工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凡是国际分工发展快的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也快;反之,在国际分工发展缓慢的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国际分工形成时期,由于受到社会生产速度仍低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较低。“二战”后贸易自由化及新技术革命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达到7.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加快了经济贸易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分工的发展在产业内(服务业内)进一步加快,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也相应加快。为此,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是同向发展变化的。

(2)国际分工极大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地理方向。

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中也必然处于中心地位。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英国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它在资本主义直接对外贸易总额中一直独占鳌头。“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中心的地位。1950年,其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16.7%,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口额的27.5%。作为国际分工主体的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始终处于国际贸易的中心地位。

国际分工的变化,也使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与国际分工大致相同的变化。19世纪到“二战”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为宗主国与殖民地等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宗主国、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农矿产品、原材料及自然资源产品。“二战”后,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过渡和发展,从而使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发达国家之间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居于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居于次要地位。

(3)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上述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使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及各国的进出口货物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际货物贸易发展规模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加快,货物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服务贸易比重相对上升。

②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这些都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大量的直接投资资本集中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战”后的工业革命促进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系列新兴部门建立,企业在大举对新兴工业部门投资的同时,大量迁出夕阳产业,这些行业的企业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利资源条件和政策,在当地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产品除供应东道国市场外,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包括返销本国市场。

③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较快。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及外资的引入加速了国内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出口商品结构中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状况,提高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

④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中间性机械产品的贸易比重提高。中间产品的比重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跨国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关。跨国企业从全球的角度依照各地的具体条件进行资源配置,其经营方式为内部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定点生产、定点装配、定向销售,这样使大量零部件在国家间往返运输,由此增加了中间产品的贸易比重。

(4)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分工状况如何,是各个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力量雄厚,其产品竞争能力强,同时它又需要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所以,当时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英国,它们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采取了保护贸易的政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在对外贸易政策上,采取了资本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贸易自由化政策为主导倾向,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这种演变,是和世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变化密切相关。

(5)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国际分工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国际分工也必然是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宗主国、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经济的自主性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有了较大改善,贸易利益也随之增多。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仍然较低,需要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彻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使贸易利益的分配相对合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