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分工分别是什么?

1.国际分工的概念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劳动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是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分工又有利于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设备,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历史上有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分工

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

2.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较小,商品生产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资本进入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使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

在这个时期,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和超越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他们开发矿山,建立甘蔗、印度兰、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园,为本国生产和提供本国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原料,来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2)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发展阶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建立了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统治得以完全确立,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①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a.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大,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大批货物使国内市场饱和,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生产的急剧膨胀引起对原材料的大量需要,大机器工业要求开辟丰裕的廉价原材料来源。

b.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征服国外市场的武器,使得其他国家按照英国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改变它们的产业结构,成为原料产地和货物销售市场。

c.大机器工业改革了运输方式,提供了电报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把原材料生产国家和工业品生产国家联系在一起,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

d.大机器工业成为开拓市场的“重炮”,它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市场,把各类型的国家卷入世界经济中。

②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它的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能力大大加强。英国在实行全面的自由贸易政策以后,加强了对农产品、矿产品尤其是对进口的谷物和棉花的依赖,推动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

③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货物已由大宗货物取代了满足贵族和商人需要的奢侈品。这些货物有小麦、羊毛、咖啡、铜、木材等。

(3)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阶段(19世纪中叶—“二战”时期)。

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时期是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

①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畸形的单一经济,其主要作物和出口货物只限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这些产品绝大部分对工业发达国家出口,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和世界市场的高度依赖。

②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即日、美、欧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

③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加强。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分工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

“二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程,改变了战前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分工格局,使国际分工在工业国之间得到迅速发展。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发展较快,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大。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额却相对下降。2002年,美国、日本、欧盟三代经济体的贸易量占世界商品贸易总量的55%。全部发达国家占2002年世界贸易总量的71.4%,占2002年世界商业服务出口的73.7%和进口的71.1%。发展中经济体占2002年世界商品出口的29.5%,商业服务出口的22.5%,其中49个最不发达国家仅占世界商品贸易的0.6%和服务贸易的0.4%。

②垂直型国际分工逐渐减少,水平型和混合型国际分工取而代之。

“二战”前,国际分工主要集中在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体现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纵向分工关系。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达国家之间加强了生产协作,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以现代工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横向分工关系。

③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趋于加强。

“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中,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二战”后,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日益增多,产业内的分工不断发展,并形成国际范围的产业内分工。产业内分工的发展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的结果,是产品差异化、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为中间产品的贸易增长加快,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而且,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发达国家把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工艺放在发展中国家,将需要知识或复杂劳动的工艺放在本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如精密机械产品在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但日本向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照相机、复印机、医疗仪器、计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电气测定仪器、温控器、钟表等产品,而中国仅向日本出口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低的照相机、复印机、钟表等产品。

④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与地区经济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

“二战”后,参加国际分工的不仅有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有利于其民族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对外贸易参加国际分工,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使国际分工真正具有世界性。

⑤国际分工的领域从有形货物的生产与贸易领域向服务业发展,并且彼此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二战”后,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国内就业人数的比重均超过50%;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在其国民经济内部发展较快。因此,国际分工的广度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技术贸易也得到很大发展,但发展不平衡。

⑥国际分工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

“二战”前,国际分工的传导机制主要有殖民统治、垄断与资本输出,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能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二战”后,国际分工的传导机制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组织等形式。当代国际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的外在表现。数以千计这样的网又交织成巨大无比的、无所不包的全球经济网,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囊括在内。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被外界誉为“世界工厂”,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不断调整和发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