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的中国进口替代战略

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实行的对外贸易总体战略是进口替代战略。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着重强调的是自力更生,只有中国生产不了的才考虑进口,而不是为了根据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获取对外贸易利益。

(一)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

改革开放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依据如下:首先,当时的国内形势严峻,经济环境险恶。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经历了多年战争的摧残,全面崩溃,百废待兴,急需要建立工业、恢复生产、保障供给。其次,国际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企图完全切断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再次,面对国内、国外严峻的形势,我国不得不采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逐步恢复国民经济。最后,中国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的冲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基本上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做法,经济建设排斥对外经济,实行的是封闭状态下的进口替代。

(二)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对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外贸和经济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达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52—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了5.5倍,其中出口增长约6.2倍,进口增长6倍。经济增长率在1949—1978年达到年均增长7.3%的水平,特别是工业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3—1978年达到了11.3%的水平。二是中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并实现了出口产品由农产品为主到轻工业产品为主的过渡。三是充分发挥国内劳动力资源充裕的优势,形成了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略占优势的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缺陷

由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暴露了该战略存在的缺陷,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如下不利影响。首先,实行这种战略使中国一直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进口替代战略从本质上排斥进口,同时也歧视出口,不是以比较优势为原则发展对外贸易,因而不能获得国际贸易的各种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从而使自己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其次,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由于对国内产业过度保护,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加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企业更加缺乏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再次,结构失衡影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行进口替代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与重工业、农业与工业、生产与生活等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