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 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状况
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形成的。另外,差异的程度和方向决定着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差异的程度和方向,进而决定了获得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量和层次。
2. 进出口商品结构
国内外价值的差异必须以一定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为载体表现出来。因此,进出口商品结构会影响国内外价值差异的程度与方向,进而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3. 货币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增值或劳动节约必然要通过价格来衡量和表现。一方面国内外价格都必须真实地反映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另一方面要求计价货币的“价格”——汇率正确地反映每一单位本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关系。价格对价值的扭曲,汇率的高估或低估等货币价格因素都会影响进出口商品最优结构的形成,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4. 市场机制
一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资源能够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动实现最优配置,保证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现。
另外,政府为了弥补市场缺陷,追求长远发展目标而实施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如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比较利益的格局,从而对外贸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二)影响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汇率准确反映货币之间比率的情况下,影响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微观因素。但是在价格、汇率扭曲情况下,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就要复杂得多,许多因素往往是外贸企业所不可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