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与“知沟”假说相反,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假说。

图5-4 “上限效果”假说示意图

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图5-4)。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了三条论据:

(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换句话说,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

(2)受众本身具有“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3)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应该承认,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然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

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