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哪三个层面?

效果又可以分为不同层面。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二、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三、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的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上述三个层面既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的传播过程中,也体现在综合的、宏观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三个层面。

第一,环境认知效果。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提示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为己任,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印象。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第二,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大众传媒在报道的新闻和传达的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大众传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第三,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仿效的对象。只要我们观察一下现代社会中的流行现象与大众传播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媒,都具有上述三个层面的社会效果。不过,由于制度基础不同,两者向人们揭示的世界、倡导的价值和行为模式的内容有本质区别。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