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评价: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该理论站在一国宏观经济利益的高度,强调国际分工原则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应用,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将贸易和投资作为一个联系的整体进行考查与分析,提出了“贸易创造型投资”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过程与结果。其次,小岛清深刻地认识到,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是“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技巧等知识的总体转移”,他把对外直接投资看成先进生产函数的移植。最后,利用比较分析方法,系统考查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顺贸易导向型与逆贸易导向型,并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小岛清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日本式的贸易创造型(顺贸易导向型)与美国的贸易替代型(逆贸易导向型),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所分析的日本式的贸易创造型投资,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日本向东南亚地区进行资源开发或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为研究对象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与美国的贸易替代型投资“趋同”的态势。所以说,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缺乏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次,该理论仅以投资国的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结果,没有充分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跨国公司的主动性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这一理论很难说明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所谓的逆向投资也缺乏很好的解释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