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

1. 理论的出发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西欧的直接投资,因此难以解释后起投资国如西欧、日本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规律。

2. 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建立起来以后遍及全球的投资行为,也无法说明非替代出口的投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3. 从目前全球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来看,其中大部分是发生在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内的双向投资行为,该理论对这一现象无法解释。

这些不足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可预测的周期长度和进程有关。在许多行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由于研发的持续,产品和生产技术也在持续改进。产品的不断升级、更新换代十分重要。此外,国际性的扩散经常在跨国(或全球性)公司的内部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彻底消失。一家跨国公司在其处于发达国家的研发机构开发的新技术,可以在公司内部转移到其他国家首次生产,甚至直接将研发机构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只是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上有一定的说服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