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订加入WTO,最先报道这一新闻的不是新华通讯社,不是美联社,而是一个叫“和讯财经”的网站。
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当有人把新闻交给传统媒体时,编辑不敢发布。这一消息是在网上首先发布,而后传遍全球。
以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的现代通信技术已经在彻底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199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因为网络的出现,美国的电视观众减少了30%,报纸的读者减少37%(数据转引自《网络记者》一书,李希光著,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网络已经逐渐地形成一种“次文化”,在静悄悄地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作为新闻策划者不可不察。
网络这一媒体有什么特点呢?
(1)范围广大。网络强调世界共享的特性。
(2)个人化。网络使文化消费个人化、个性化增强。手提电脑和手机,无论你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独自享受。另外在内容上,个性化的成分大大增强。如在BBS上发表言论,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可以很偏激。
(3)即时化。传播的速度快,和传统媒体不同,它制作的时间快,只要打上几句话,挂在网上,几秒钟之内就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传遍全球。网站可以做到24小时信息不断更新。
(4)多媒体化。网络媒体集合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现代信息处理手段,而且可以做出三维动画。
(5)多层次。在编排上,可以多个层次。
(6)互动性。比如,一个新闻,可以在论坛中马上发表看法,受众的参与性增强了,互动的效果好。
(7)制作成本低。相对于传统媒体,它可以个人制作,成本较低。
(8)多元化。它倡导高度的开放,鼓励思想的多元。
网络媒体的缺点:
(1)可信度、权威性低。因为高度的个人化,而且带有虚拟的色彩,其信息来源有时不好核查,所以可信度低、真实性差,进而权威性也低。
(2)政治性的忽视。高度的开放本来是件好事,但因为其传播途径的特点,给监管带来巨大的难度,往往导致传播权的滥用,忽视了政治性。带来了个人化与整体性的矛盾,科技与伦理、法律的矛盾。
(3)商业的迎合。为了吸引访问,有的网站内容低级黄色、哗众取宠。
(4)受众受到限制。经常访问网站的是网民,受到文化教育层次以及网络操作应用水平的制约。目前受众还集中在一定的人群,不能像报纸、电视一样普及,据调查,目前中国网民中,青少年学生占19.3%,教师占5%,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人员占3.4%。
(5)安全性弱。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不会担心病毒的感染,而电脑,特别是开放的网络,安全性是个问题。
对新闻策划的启示:
(1)网络新闻是一种发展的趋势,首先要在意识上作为重要媒体来对待,关注它、分析它、研究它、应用它,保证自己走在前头。
(2)网络文化是一种带有特定特征的文化,它的“话语模式”是一种新的模式,所以要研究应用这种新闻的新“话语”,在创作时要注意观念的更新和话语的转换。注意个性化的语言、人情化的特征和趣味性。
(3)网络新闻的生成方式,与传统新闻媒体不同,常用的工具也不一样,比特成为“载体”。电脑、数码相机、扫描仪、三维动画软件等,争取熟练掌握,把新闻的图文、音像、动画、音响效果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4)网络是典型的注意力产业,研究读者的兴趣与心理,并做好你的新闻。特别是注意导语与标题的撰写,选择能吸引人的图片。
(5)发布时如作用于特定受众,考虑网络这一媒体。
(6)一些略有争议的新闻,在传统媒体上不便发布时可以考虑网络媒体。
(7)当你认为该新闻有全球性的新闻价值时可以考虑这一媒体。
(8)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趋势,网络的文明与安全逐渐为全球有识之士关注,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请贡献你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