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的起源
(一)中国古代消费思想
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诞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对消费行为的研究却是古已有之。商品交换出现之时,商品经营者就或多或少地开始研究购买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我国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萌芽。春秋后期的计然运用他的经济循环学说预测市场,发现了物价随天时和气候而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的经营原理。意思是天旱的时候,船价下跌,应当大量收购船只储备起来,等待以后发大水船价上涨时卖个好价钱;而在水灾车价下跌时,则要大量购买车子储备起来,等待以后天旱车价上涨时好赚大钱。计然的弟子范蠡师承这一理论,提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音chī,一种细葛布)”,意思是夏天皮货价格下跌,应当大量收购皮货储备起来,以待冬天卖个好价钱;冬天絺的价格下跌,应当大量收购絺储备起来,以待夏天卖个好价钱。在这种根据消费需求变化来安排经营思想的指导下,范蠡在弃官经商后19年中“三致千金”,成为当时的大富翁。
白圭是战国时期人,是继计然和范蠡之后著名的商业理论家,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八字经商原则。即在丰年谷价下跌时购进储存,在荒年谷价上涨时大量抛售。中国古代的商店、饭店等都用招贴、幌子等以引起顾客的注意,也会通过匾额、题词和对联等做广告。这些无不体现出我国古代的消费思想。
(二)西方古代消费思想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源泉,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的另一位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西方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托马斯·曼提出了折中的消费原则。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则强调节制消费。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法国的西斯蒙第等人也较早地论及了精神文化消费的问题。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信奉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也是建立在对个体消费者行为的观察和某些假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