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不同时期进口商品战略的内容

进口贸易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进口商品战略是以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为依据的。我国各个五年计划都对进口商品战略进行了规划。

(一)“六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的进口商品战略是:积极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生产和建设所需短缺物资的进口;组织好国内市场所需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安排进口物资,要统一纳入计划,对我国自己能够制造和供应的设备,特别是日用消费品,不要盲目进口,以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七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年)的进口商品战略是:重点引进软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必要的国内急需的短缺生产资料。

(三)“八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八五”计划时期(1991—1995年)的进口商品战略是:合理调整进口结构;要把有限的外汇集中用于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用于国家重点生产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农用物资的进口;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原材料和机电设备,要积极组织生产,并保证质量,争取少进口或不进口;严格控制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和烟、酒、水果等商品的进口;改进进口的审批管理工作,防止盲目引进和不必要的重复引进。

(四)“九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九五”计划时期(1996—2000年)的进口商品战略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重。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

(五)“十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十五”计划时期(2001—2005年)的进口商品战略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保证重要资源和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按照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市场开放进程和国内市场的需求,扩大消费品进口。

(六)“十一五”规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

“十一五”计划时期的进口商品战略是: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善进口税收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资源进口多元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口额虽维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与出口构成相比,进口结构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是,进口产品结构在初级产品进口中的变化体现为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油、润滑油以及有关原料一直占绝大部分份额,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69%大幅攀升到2007年的91.7%,表明我国进口资源和能源大幅增加;进口产品结构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的变化体现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所占比重持续增加,从1996年的48.3%上升到2007年的57.9%。这两个特点均表明,我国进口主要侧重于关键设备、短缺能源以及原材料等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进口商品战略提出了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表明我国进口政策方面的一个显著变化——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扩大进口是在着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同时,高度重视进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外贸进出口的平衡。政府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的举措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完善进口税收政策。政府有选择地对部分国内不能生产的重要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件以及重要能源、资源类大宗商品的进口,给予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或以年度暂定税率的方式给予进口关税优惠。清理各项限制进口政策,敦促美、欧等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例如,为了进一步鼓励资源性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商品的进口,2007年5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进行调整》的公告,该公告对煤炭、软木、排液泵等209个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

(2)加大对促进进口的金融支持。2006年1月,深圳航空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一笔价值约120亿元人民币的进口信贷框架协议,这笔信贷被用于支持深航购买飞机和航空器材。这是中国进出口银行首次承诺为进口提供信贷支持。与此同时,由商务部设立的贸易发展基金也开始倾向于扩大进口,商务部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通过设立进口信贷,对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提供中长期的贷款或者担保。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