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与董浩云的关系好吗?包玉刚创业初期曾经拜访过董浩云?

包玉刚投身航运事业的时候,世界上已有不少船王式人物,如美国船王路德威克、有“金色希腊人”之称的奥纳西斯和尼亚哥斯等。还有荷兰与英国合资的皇家壳牌集团、日本邮船公司、大阪商船三井船舶公司等,都是世界航运业的巨头。

就是在香港也有几家颇具规模的航运公司,其中董浩云就有“香港船王”之称。

董浩云也是浙江宁波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从事航运业了,1928年,董浩云任职于天津航运公司。20世纪30年代中期,董浩云就曾经有创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的想法,他指出,将全国各大小民营轮船公司合并,与外资航运公司相抗衡。

1941年3月,董浩云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将全国各大大小小的船舶统一调配。为寻求庇护,当时董浩云的船只均挂着巴拿马和英国旗帜,经营东南亚一带的航线。但是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在香港维持时间不长就被日军接管了。

1946年8月,董浩云在内地成立“中国航运公司”。第二年,中国航运公司的“天龙号”货轮首航欧洲,“通平号”货轮首航美国旧金山,创下了中国航船进军远洋航运的先例。

1947年8月,董浩云又创办“复兴航业公司”,此时他已拥有相当吨位的船队,世界上最大的油轮——56万多吨的“海上巨人号”就是董浩云从日本金山轮船公司定制的,当它下水时,在日本和香港引起不小的轰动,董浩云一时成为世界各大报刊的新闻人物。

董浩云开始逐步淘汰陈旧的船只,营建和购买新船,陆续添置了“如云号”“陵山号”“也云号”“东方皇后号”等货轮,以及“东主华丽号”“东方友华号”等豪华客货轮,在航运业一时名声大振。

前面有成功的典范,相比之下,包玉刚只有一艘旧船,不免显得有些黯然失色,甚至寒酸。航运市场就如同变化无常的海洋,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狂风怒涛,想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里占据一席之地,把稳船舵,是极端困难的。

这不得不让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包玉刚仅凭这么一艘旧船就想搞航运业,难道不是异想天开吗?更有人打赌:“如果他靠这艘破船能成功,那么我愿意在香港码头上倒爬几个来回。”

1955年,包玉刚一购回自己的第一艘船,就想到要去拜访、求教于鼎鼎大名的董浩云。除了他是自己的偶像之外,还因为两个人都是宁波老乡。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董浩云收到一帖子,有一个名叫包玉刚的人求见。董浩云当时感到吃惊,他根本不认识包玉刚啊!

太太顾丽真在一旁提醒说:“怎么就忘了?他已经来过几次电话,我告诉过你,听说他还是你的宁波同乡呢!”

董浩云拍拍脑门,记起来了。俗话说:“无事不求人,求人必有事。”包玉刚来访,不知是为何事。于是对太太说:“我不想在家里见他。”

董浩云准备在办公室里会见自己的老乡。

次日,包玉刚一进门,就用宁波话跟董浩云打招呼:“董先生,真是个大忙人啊!为见一面,我简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董浩云笑道:“勿要这样讲,实在是事务缠身,腾不出时间来。对不起,实在是对不起。”

乡音对乡音,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包玉刚坐下后,神态恭敬地说:“董先生在航运界可是大名鼎鼎啊!当年在上海,只是没有机会和董先生认识。”

董浩云淡然一笑道:“那都是过去的事啦!”

包玉刚道:“我知道,董先生如今的事业真是盖世无双。我很佩服董先生,也受到很大启发。来香港几年了,我觉得还是航运业最有搞头,所以,不怕董先生见笑,我也想效法董先生,投身航运业。”

包玉刚年龄只比董浩云小7岁,如此一口一个先生,恭维得董浩云满心欢喜,便端出航运界前辈的架子,皱眉问道:“你也想搞航运?你对航运业了解多少?”

包玉刚的脸唰地红了,嗫嚅道:“其实在来港之前我对航运业是一无所知。”

董浩云见包玉刚脸红得像个孩子,发觉自己的话太直了,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为表示歉意,故而改用打趣的语调说:“一个门外汉,竟敢冒险独闯航运界,侬的胆子也真够大啊!我说老乡,侬很看好这一行吗?”

包玉刚笑了一笑,周身轻松起来,依然以谦逊的语调说:“不怕侬笑话,我对船舶只有粗浅的认识,从小时候起,就一直想将来能当一名船长,周游列国,觉得那样一定很好玩。”

董浩云内心对包玉刚是诚心称赞,原来包玉刚是和自己一样,对航运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两个人谈得十分投机。

包玉刚接着说:“来香港以后,我做过贸易生意,也赚了一些钱,我想投资做点大事。航运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在香港搞航运业有很多优势,所以,我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进去。前几天,我从伦敦买一艘船回来,起名叫‘金安号’。董先生是前辈,又是行家,我想请教一些心得。”

说到用20万英镑从英国人手中买来的“金安号”,包玉刚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

董浩云看出了包玉刚热心于航运业,于是就改变了自己的说法。本来他想告诫一下包玉刚:“航运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慢而又充满风险的行业,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想取得大的成就是不容易的。像我这样搞了几十年航运的尚且未能大展拳脚,你凭着这么一艘旧船,怎么可能在航运界立足呢?”

但他明白,包玉刚已经把船买回来了,再说这种话没有多大意思,同时又觉得,对方既然满怀希望专程来求教,还是应该让他了解一些航运业的实情,如果让自己的老乡在航运界乱撞乱碰的,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于是,董浩云用委婉的语气说道:“航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这一点不假,不过,你想过没有,它的总投入并不低,依我看,它比起其他一些运输行业来,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都要多。做航运业,要有雄厚的资金。此外,航运比起其他行业来,更受政治气候、经济环境以及地区局势的影响,面临各种风险,所以,你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才行……”

包玉刚很用心地听着董浩云的每一句话,不时微微点头。

董浩云讲了大约半个小时,最后,他摘下眼镜,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感慨万千地说:“其实我跟你一样,从小就有一个关于海洋的梦想,直至进了这一行,才发现现实是现实,理想是理想。现在,恐怕你不会相信这些,我是体会得最深刻。”

当着这位刚刚认识的同乡,董浩云这天讲了很多肺腑之言,他隐约感到在这位将要成为同行的同乡身上,有一种东西是自己所曾经拥有,但随着岁月磨炼而逐渐流失了的,那就是闯劲。眼下,董浩云又仿佛找回了往昔的自己。

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之间倾吐心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包玉刚起身告辞,董浩云笑着说:“你我虽为同乡,却至今才相识,可谓相见恨晚,既然同声同气,日后又是同行,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请包先生共进午餐。”

包玉刚连忙道谢:“今天承蒙董先生指教,真是荣幸万分,怎能再麻烦董夫人呢!”

董浩云一再挽留,包玉刚深感同乡一片盛情,却之不恭,于是欣然从命。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包玉刚牢牢记住了董浩云“小心谨慎、审时度势”的教诲。他仔细思考着董浩云的话,再结合自己的计划,定下一条原则:“用笨的方法取得用户的信任,在经营管理上超过同行。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要尽量少冒险。”

包玉刚的“笨办法”就是“船必须能够赚钱”。他对追求这个目标有耐心。买下第一艘船以后,包玉刚马上把它租给了日本山下汽船公司,租期只有几个月。

1956年,随着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政府遂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派遣军队占领了运河的两端,非其友好国家的船只,尤其是与以色列有贸易往来的船只不得通过。

苏伊士运河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它的关闭,对于世界航运业来说,无疑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这时,包玉刚与日本山下汽船公司的租约正好到期,日本由于不是埃及的友好国家,山下汽船公司不得不付出比原来高几倍的租金,包玉刚才同意与他们续了约。包玉刚拿到这笔租金,继续购买旧船。

当时香港和国际上普遍实行按船只行程计算租金,即短期的办法。这种办法在世界经济繁荣时期,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然而在动荡不定、战火弥漫的时刻,要想用一艘只有820吨位的船去赚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苏伊士运河事件之后,好多船主更是坐地起价,提高短期租金。这样不但收费额度高,而且可以随时提高运费。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的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但包玉刚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冷静地分析了国际上变化多端的情况,毅然采用低租金长合同的稳定经营方针。他避免冒险单程包租,却以近3/4的船只,承接利润较低但较为安全的几年期的定期包租。

放着短期高价不租,却用长期的租约把自己捆死,而且租金标准还低了很多,任凭谁也想不出他到底搭错了哪根筋?

好多的行家对包玉刚这种放着高价不租,却用几年的租约把自己捆死的笨办法嗤之以鼻,更有人笑包玉刚是傻瓜,有人当众说包玉刚是一个外行,不能算真正的船家,只能算是一个“专门做航运生意的银行家”。

包玉刚却认为,长期租约主要有两个好处:其一是收入稳定、降低风险;其二是可以取得银行的信用保证。事实证明,包玉刚的看法是正确的。

包玉刚的这一方针为包氏打开了经营的门路,用户纷纷上门,向他租船,形势喜人,却也逼着他进一步发展船队。包玉刚果断地决定利用银行的作用,再次借债买船。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包玉刚已拥有7艘货船,并把公司改名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这期间,包玉刚的主要经营伙伴是日本的货运公司和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