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者的任务决定于传播工作的性质,决定于它与传播活动中信息因素的关系。他的任务就是如何把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传达至接收者处,并取得相应的效果。但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协同性较强的工作,不同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具体来说,传播者的任务主要有下述几点:一是收集信息;二是加工制作信息;三是收集处理反馈信息;四是议题设置。
1.收集信息
传播主要是一种输出性活动——由传播者向受传者输出信息,从控制论角度而言,任何—个系统只有输入必要的内容,才有可能产生必要的输出。传播者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之后才能有选择、高质量地向外输出,也才能完成把关人的角色责任。所以,广泛地收集各方面信息是传播者的第一任务。这是作为传播者尤其是专职传播者的立身之本,是传播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要保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及时得到各种信息,对传播者就有一定的要求:
第一,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第二,要能吃苦耐劳,有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生活适应性。
第三,细致的观察力、准确的辨认力和迅速的判断力。
第四,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知识、材料的积累。
第五,传播者要有明晰、准确的表达能力。
2.加工制作信息
传播者千辛万苦采集到手的信息往往只是一些原始的素材,并不能直接进入传播过程,尤其是对专业性传播机构和传播工作者来说,他们对于所要用于发布的信息必须进行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加工,使之既符合特定社会集团的要求,又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同时还适宜于特定媒介的技术要求。信息的加工制作过程是传播者把关人角色最直接的体现。
在加工制作信息过程中,有两个原则性的问题需要加以注意:一是要注意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气候同广大受传者的切实利益结合起来加以考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同群众的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要善于寻找长远目标和群众现实利益之间的结合点,如果能在这个结合点上挖掘、加工、发布各种信息,那才真正发挥了传播者反映现实、参与现实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处理好个人兴趣、个人追求同国家政策、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信息加工制作的标准。
从信息加工制作的过程来看,在工作中有四条具体的要求:
第一,无论是简单的加工还是复杂的制作,自始至终都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第二,要力争使经过加工后的信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独特之处。有无与众不同并引起受众注意的信息,直接决定了传播机构和传播者本人的社会价值。目前,各传播机构的竞争中,突出信息的独特之处是主要竞争内容之一。
第三,在选择信息和制作加工时要注意与受众的关注焦点相协调。在不违背信息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在信息加工中突出同受众关注焦点相一致的内容,并采取符合公众关注焦点的形式制作信息。要使广大公众感觉到传播者同他们是同甘苦共命运的,从而拉近双方之间的感情距离,使公众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向既定方向变化。
第四,在信息加工制作阶段就要考虑到信息的“出路”,考虑到将要采用何种传播媒介。力求使经过加工的信息(符号)符合特定媒介的技术要求。现代信息传播是一项集体性的社会活动,需要多工序的配合才能完成。在加工制作信息时要力求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方便,留有余地。
在现代化传播机构中从事信息加工制作工作,除了上述要求之外,传播者本人还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加工制作技术,如写稿、改稿、制作标题、拍电视、作录音、编辑、排版和电脑操作、翻译等。
3.收集处理反馈信息
不论是多么高明的传播者,也不论事前的准备工作多么充分,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有料到的问题。传播效果的取得也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有时可能远离预定的目标。怎样才能随时了解传播过程的各种实际运行情况和所出现的变化,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传播活动的实际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对传播过程中各种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将受传者放在传播活动的重要位置上,重视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发出的各种反馈信息都要认真对待,热情处理,不能有丝毫的反感。特别是对那些同传播者个人感觉不同的反馈信息更要格外关注,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
4.议题设置
社会舆论普遍具有倾向性的特征,一般表达的是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判断。人们关注公众对—些特定问题赞成或反对意见的分布情况,并因此进行舆论研究。1961年英国学者特雷纳和麦克奎尔根据他们对电视和政治现象的研究指出,研究得出的证据明显地说明人们思考媒介提出的问题,但并不一定支持媒介灌输的观点。之后美国学者库恩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虽然尚未用议题设置一词,但他们提出了日后议题设置论的基本观点: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左右着公众思考和议论的主要问题;媒介及其从业者有义务把有些问题确定为社会公众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