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有哪些特点?

在人类出现后的漫长时期内,直到文字出现,人们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的,我们把这一阶段成为口语传播时代。

作为口语传播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语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对语言起源的探讨过程中,语言学家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

(1)模仿说:认为语言是通过模仿自然声形成的;

(2)感叹说:认为语言发生是由表达感情而产生的;

(3)劳动口号说:认为语言是从人的劳动感受中创造出来的;

(4)歌唱说:认为语言是在欢庆事件的歌声中演变而来的;

(5)上帝赋予说:认为语言是上帝创造的神学观点……

由于发生年代的久远和无从记录,我们无法得知哪一种理论是正确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首先,劳动创造了语言产生的主体条件,包括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两方面。在进行社会劳动时,人类祖先的脑部发生了重大变化:脑的容量大大增加,脑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猿的脑髓逐渐变为人的脑髓,具有了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另外,劳动也使人类产生了心理上的自觉意识。马克思说,“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可感知环境的一种意识” ,但是通过生理的进化和劳动经验的积累,原始人逐渐具有了人类的意识。其次,劳动也创造了语言产生的客观需要。在群体劳作的过程中,人们需要监测周围的环境并向他人传播告知,也需要进行相互交流以完成劳动协作……这些都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语言的发展同人类的发展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始社会之初,劳动简单,人们仅在小范围内为基本生存条件而奋斗,原始的喊叫,模糊简单的发声逐渐在劳动过程中转化为语言。有学者认为,人类语言的出现是在9万年前到4万年前,克罗马农人开始说话;也有学者说是在36000年前。在这一阶段中口语只是作为一种用来反映周围事物或环境的声音符号,它对距离的限制,阻碍了庞大社会群体和国家的形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除了自己生产生活必需品外,也开始通过与其他地方的人群进行相互交换,同时也伴随着对其他群体的掠夺,语言在这种融会中不断发展并成为不同群体交往的基本工具,成为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相对于低级“拟势语”来说,口语的表意更完备,它不仅可以指代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达情感的抽象的含义;语言符号可与所指代的对象分离,人们可以脱离所指环境在不同的地点传达信息,这就使传播的距离范围相对扩大;同时,人们还具备了将经验转换成语言储存在大脑中并在不同时间传递信息的能力,这又使传播的时间相对延长。这些前所未有的优势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意义。它增强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使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得到跨越式的进化;它使大规模的群体行动成为可能,促进了部落和集团的发展;它使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观察环境,对事物进行分类,可以抽象地计划构思行为……这一切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

相对于高级媒体来说,口语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也是最重要的媒介。一方面,它具有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优势。第一,它的互动性最强,能够即时传播即时反馈;第二,口语简便快捷,不需要采用其他物质中介,因此成本低,最为经济;第三,口语亲切生动,不同的音色、音调、响度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意义,同时它还能够进行眼神、表情等多渠道传播,使传播活动更加生动;第四,口语传播易控制,它属于个人行为,只受个体控制,而且无需通过复杂中介,噪音干扰小……另一方面,它也是最基本的媒介,其他媒介的传播都要以其为基础。文字是口语的可视符号,它以口语为初始的思维方式,严格与口语配套。因此,文字媒体(如报纸、杂志)或音像媒体(如广播、电视)甚至多媒体,都是直接或间接以口语为基本单位进行传播的。

但是口语传播仍然又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口语受到部落集团的活动范围、语言差别的限制,因而只能在近距离传播;口语的信息可能随着记忆或生命的逝去而消失,它的保存性差,这就是我们难以考究前文字时代的历史的原因;即使以故事的形式代代流传或者以人际传播的形式小范围流传,也可能由于记忆不全、主观修改等中间环节的问题而造成信息的变异。

当然,口语并不是口语时代的唯一媒介,其他体外化媒介也在当时的人类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常见的体外化媒介包括:用于远距离传播的烽火台、擂鼓等,用于近距离传播的结绳、结珠等。它们虽然较为零散、简单,但是却促进了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实现了从体内信息系统向体外信息系统的一大飞跃。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