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地区性定价策略,就是企业在定价销售产品时,要就不同地区(包括本地和外地)的顾客是否制定不同价格或是否制定地区差价等问题进行决策。相对于本地销售来说,异地销售产品必然产生多少不等的物流费用,需要企业在定价时慎重对待。
1. 产地定价
产地定价就是顾客按照厂价购买某种产品,企业(卖方)只负责将这种产品运到某种运输工具上交货,从产地到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概由顾客承担。这对本地区距离生产地比较近的顾客是合理的定价方式,但是,距离较远的顾客就可能不愿意购买这个企业的产品,他们更愿意购买附近企业的同类产品。
2. 统一交货定价
所谓统一交货定价,就是企业对不同地区的顾客,不论远近,都采用同一价格,这种定价又叫邮资定价(目前,我国邮资也采取统一交货定价,如本埠平信邮资都是1.5元/封,而不论收发信人距离的远近。外埠邮资标准也是统一的)。
3. 分区定价
所谓分区定价,就是企业把全国(或某些地区)分为若干个价格区域,对于卖给不同区域顾客的某种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地区价格。距离企业远的价格区,价格定得较高;距离企业近的价格区,价格定得较低。在同一价格区域内,则实行同一价格。采用分区定价存在一些问题:
(1)在同一价格区内,有些顾客距离企业较近,有些顾客距离企业较远,前者就不合算。
(2)处在两个相邻价格区域边界的顾客,他们相距不远,但是却要按高低不同的价格购买同一种产品。
4. 基点定价
基点定价即企业选定某些城市作为重点,然后按一定的厂价加上从基点城市到顾客所在地的运费来定价(不管产品实际上是哪个城市起运的)。有些公司为了提高灵活性,选定多个基点城市,按照距顾客最近的基点计算运费。
5. 运费免收定价
有些企业出于拓展某些地区市场的需要等考虑,愿意对新客户负担全部或部分实际运费。因为这些卖主认为,如果生意扩大,其平均成本就会降低,足以抵偿这些运费开支。采取运费免收定价策略,可以使企业加快对新市场的渗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