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跨国公司采取复合一体化战略的动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和通信方面的进步能提高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并且降低成本。特别是计算机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各种信息能够方便地在跨国公司内分享,供整个价值链使用。这就为新型生产技术、管理、研究开发活动的传播铺平了道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整个价值链的协调至关重要。正像多部门和多类型策略产生了更多的协调和更大的管理结构的需要一样,复合一体化策略增强了跨国公司管理其跨国网络的需要。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还使不同所有权公司间的价值链变得更为完整一体。例如,一个公司的运输部门可能与另一公司的购买部门通过电子联系起来,从而加快它们之间的商品流动。运用通信技术,跨国公司可以把主要要素组合起来追求某一战略目标。
第二,需求的作用。
一些跨国公司要实现服务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而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和一些消费者偏好跨国界的融合又促成了这一趋势。结果,越来越多设计相似或完全相同的产品在许多市场同时销售,如服装、电器、音像制品等。需求类型的融合,部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发达经济国家收入水平趋同,这导致了消费模式的进一步接近;部分是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传播以及旅游、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这提高了各国消费类型的跨国可见性;还有部分是由于跨国公司的营销努力。
第三,激烈的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是推动复合一体化的强大压力。在过去的60多年里,关税壁垒的减弱和生产力的发展激化了跨国竞争,并把许多新的竞争者推上了世界舞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其他发达国家,这就形成了一个包括大量行业间交叉投资的跨国公司网络。这一趋势驱使跨国公司寻求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新方式。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加强了在国外建厂和密切注意整个价值链上各种因素节约方面的努力。其中例子之一就是集中采购。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使集中采购成为可能。研究表明,集中采购的跨国公司通过提高质量和缩短产品开发计划,可取得长期的成本节约。为了实现及时存货管理和质量控制目标,日本跨国公司在把供应商和分包商与生产和装配紧密联系起来方面走在前面。现在,跨国公司正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以形成技术创新的双向流动。正是这种压力,加上信息技术提供的机会,促进了复合一体化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