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闻活动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

新闻活动的主观性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有非常充分的体现。

比如,1949年1月,守卫北平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将军响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宣布起义。这是当时震惊中外的重大新闻事件。新华社于1月31日发出的新闻稿是:“世界驰名的文化古都,拥有二百余万人口的北平,本日宣告解放。……北平的国民党主力现已开至城外指定地点,人民解放军定于本日开始入城接防。北平的人民很久前就像亲人一样地渴望着人民解放军。在知道了人民解放军即将开入北平城之后,北平的工人、学生、市民连忙热闹非凡地筹备着盛大的欢迎仪式。人民解放军即将和平地开入北平的消息,使这个古城突然恢复了青春的活力。从1月23日起物价顿然下降。街道上重新拥挤着欢天喜地的行为……”美联社发出的电讯却是这样:“今日北平给它的共产党征服者一个热闹的欢迎,这只有这个经常被征服的城市才能做到。共产党向拥护着的成千上万的人显示一两件东西看看——长达数里的缴获来的美国造的各种车辆。长列的市民在这个热闹的欢迎游行中把嗓子都喊哑了——正如当日本人占领北平他们欢迎日本人,当美国人回来他们欢迎美国人,当中国国民党人回来他们欢迎国民党,以及数百年前欢迎蒙古人与鞑靼人一样。北平在欢迎他的征服者方面是素享盛名的。”事件同一,报道迥异。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报道者的政治立场不一样,感情色彩不一样。新华社的记者身处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期盼着新中国的诞生,当他看到北平回到人民手中时,是一种兴奋;而美联社的记者不一样,他承认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希望见到的是一个混乱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当他看到北平解放后,心中是一种不满。政治立场和感情的巨大差别,使新闻稿呈现出不同的基调和面貌。

新闻传播者的主观色彩即便在报道非政治性的自然现象时,也会不自觉地表露出来。如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播发了一则消息,题为《上海严寒》: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录的八十年来罕见的严寒。10日和11日,这里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下飞舞,行人纷纷驻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十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18日。

这是一则关于气候的报道,尽管报道的对象是自然现象,但报道者在表述“上海人遇到有气象记录的八十年来罕见的严寒”这一新闻事实时,把诗人臧克家的诗句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帮助人民防寒的举措摆在一起,使解放前风雪中的上海与解放后风雪中的上海形成鲜明对照,渗透了自己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新闻活动的主观性是由新闻传播者对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决定的。同样的新闻事实,有的媒体会重点报道,有的媒体会置若罔闻。

1996年2月24日至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江泽民主席举行中俄领导人第三次最高级会晤。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一次重大的国际事件,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在这次报道中,新华社发稿约200条,俄罗斯的俄通社—塔斯社发稿近50条。法国的法新社和英国的路透社对这一重大事件,报道得也相当充分和及时,仅路透社在4月25日叶利钦访华这一天就发稿20条(相当于平时的两倍),而号称“世界信息自由流通中心”的美国媒体,对这样重大的国际事件的报道却平淡得出奇。叶利钦访华那天,美联社仅发了2条消息。中俄两国联合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军事合作等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内容,美联社只字不提。美联社在报道江泽民会见叶利钦的消息开头不怀好意地写道:这场会见使人联想到莫斯科和北京作为共产党国家结盟的那个时代。美联社的报道活动,不能说不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