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贾岛推敲诗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贾岛是唐代诗人,曾经出家为僧。后来,韩愈读了他的诗,劝他还俗。他屡次考进士没有成功,到唐文宗时才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的一生始终在穷困中度过,写诗喜欢写荒凉枯寂的境况,贫寒苦难的言辞很多。以五律见长,写作态度严谨,注重词句锤炼,讲求对仗,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其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
贾岛初赴京城,一天骑在驴背上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完后,思索良久,想把“推”改为“敲”。但考虑再三还是不能取舍,于是坐在驴背上低吟起来,并时时用手做势。这时,韩愈的官车就在旁边,贾岛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不知不觉竟然撞了上去,直到韩愈的部下们拥到他身前,他还在做手势,定不下该用“推”还是“敲”。
韩愈的部下把惊恐万状的贾岛押到韩愈跟前,韩愈问明情况后,为贾岛的诗句定了“敲”字。
韩愈帮贾岛斟定“僧敲月下门”,是取了“敲”字的声音,他认为上句的“鸟宿池边树”,该已经夜深人静、关门上闩的时候,门用“推”是推不开的,所以只好“敲”了。
人生启示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先贤,研究学问无一不是专心致志、一心不二。英国科学家牛顿无时无刻不在研究项目,错把手表当成鸡蛋放在锅里煮。我们要想自己的学问有所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